药物反应相关的眼部表现
一、糖皮质激素
①全身或局部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引起激素性青光眼,严重者可有杯盘比扩大和视野缺损等典型改变②也可引起晶状体后囊下的皮质混浊。多见于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而服用糖皮质激素者③还可使角膜发生细菌性感染、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和真菌性角膜炎,甚至可导致角膜穿孔④影响成纤维细胞的再生,使伤口愈合减慢⑤可使原已静止的眼弓形虫病和眼结核等病灶扩大,病情加重炎症复发⑥局部用药偶可引起轻度上睑下垂、瞳孔散大和调节力的减弱。有的还可以引起近视
二、氯喹
长期或大剂量使用氯喹,可导致角膜和视网膜的损害,一般认为总剂量超过 100g或长期服用超过1年,眼部都可发生损害病人可出现视力下降和虹视等症状,这种角膜改变为可逆的,停药后可自行消退,有时甚至不需停药也可自行消失。氯喹对视网膜的损害为一种不可逆的病变,表现为黄斑区的色素沉着,周围环绕环状色素脱失区,外周再以色素沉着环绕,因而表现为“靶心”状改变病人中心视力下降,伴有中心暗点。晚期整个视网膜萎缩,血管变细,视盘可呈蜡黄色。视野可呈向心性缩小
三、奎宁
大剂量的奎宁可损害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并引起视网膜小动脉收缩以及视野向心性缩小,有时可呈管状视野。奎宁中毒通常停药后可以好转,然而如继续服用,可引起不可逆的改变,如视野缩小、暗适应损害以及视力丧失等
四、氯丙嗪
长期服用氯丙嗪>350g以上者→可发生晶状体和角膜的改变>500g以上者→几乎全部病例均有以上改变晶状体改变→为瞳孔区的晶状体前囊、前囊下浅棕色或灰白色小点沉着,并可逐渐向晶状体深人而形成白内障。角膜下半部分的内皮或实质层也可出现类似的混浊点,但上睑遮盖部分无损害,这些损害是不可逆的,但一般对视力无影响这种改变多和长期服用氯丙嗪后日光或紫外线的照射有一定关系
五、洋地黄
少数病人服用洋地黄后可引起视物模糊和视物变色症。物体被视为黄色、绿色、棕色、红色或雪白色,病人也可有畏光或闪光感;少数病人尚可有暗点或弱视(可能由于视网膜光感受器直接中毒/因洋地黄引起的球后视神经炎或中枢性抑制所致)
六、胺碘酮
短期内大量用药,部分病人出现灯周光环,药物减量后即消失。用药两周以上者,易产生角膜内色素沉着,表现为角膜下半部上皮内有棕黄色微粒沉着,停药后很快消失
七、避孕药
口服避孕药对一些敏感人群(比如吸烟、高血压、偏头痛、以及血管性疾病的妇女更易发生)可能引起血管阻塞性疾病;视盘水肿、视盘炎或球后视神经炎以及视网膜出血在服用避孕药较未服用妇女中更常见。一些佩戴角膜接触镜的病人在服用避孕药期间,可因角膜水肿而发生不可耐受反应,产生畏光等刺激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