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来了,健身房和游泳池的大小朋友开始多起来,有的朋友发现健身游泳一段时间后,身上冒出一些“小珍珠”,于是忧心忡忡地来就诊。
这些小疙瘩,我们称之为“传染性软疣”。
别被名字吓到,它虽然会传染,但并不可怕,而且完全可以治疗。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这个常见的小问题。
1.这些“小珍珠”长什么样?
通常是小小的、圆顶状凸起的疙瘩,像珍珠一样有光泽,肤色、淡粉色或半透明。
最典型的特点是,这些小疙瘩的中间常常有一个小小的“肚脐眼”样的小窝(医学上叫“脐凹”)。如果挤压它,可能会挤出像奶酪一样的白色物质。
常见于儿童的脸部、颈部、手臂、腋窝、躯干。在成人,如果通过性接触传播,则多见于下腹部、大腿内侧、生殖器周围。
2.为什么会得传染性软疣?
“元凶”是传染性软疣病毒。直接皮肤接触是最主要的途径!尤其是儿童之间一起玩耍、亲密接触(比如拥抱、摔跤)。
在潮湿的环境下更容易传播,例如公共浴室,游泳池等,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体,比如共用的毛巾、衣物、玩具、健身器材、游泳池边的地面等也有可能被传染哦!
另外,如果抓挠了有软疣的地方,手上沾了病毒,再去摸身体其他部位,就可能把病毒“种”到新的地方,长出更多。
3.哪些人容易得?
1.儿童:因为经常一起玩耍,皮肤接触多,免疫系统还在发育。
2.皮肤敏感或有湿疹的人: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病毒更容易入侵。
3.免疫系统功能暂时较弱的人:比如最近生过病、比较劳累。
4.它会传染,但别慌!
虽然传染性软疣确实会传染,但传染性不像水痘、流感那么强。另外,它的潜伏期长,接触病毒后,可能2周到半年(甚至更长)才会长出皮疹,所以有时很难确定是在哪里被传染的。
5.得了这个病,怎么减少传染?
1.首先就是不要抓挠!
2.需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共用个人物品,毛巾、浴巾、衣物单独清洗,最好能用高温(如60℃以上)洗涤或暴晒消毒。
3.避免去公共泳池、温泉、健身房等场所或与他人亲密接触,直到医生确认没有传染性,如果一定要去,需要用衣物或防水的创可贴覆盖住软疣。
6.这个病应该怎么治?
1.刮除术:医生会用消毒过的小刮匙或针头,轻轻地将软疣内容物刮除或挑出。这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可能需要局部麻醉。
2.冷冻治疗(液氮):用棉签蘸取极低温的液氮点压在软疣上几秒钟,使其结冰坏死,然后脱落。可能需要多次治疗。
3.外用药物:医生可能会开具一些具有腐蚀性、免疫调节性或抗病毒作用的药膏/药水(如维A酸、水杨酸、咪喹莫特、氟尿嘧啶等),需要按医嘱精准点涂在软疣上,避免损伤周围正常皮肤。但这种方法去除得比较慢。
4.其他方法:激光治疗、电灼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重要提醒:不要自己在家尝试用针挑、用手挤或者用偏方腐蚀!操作不当容易引起感染、留疤,还可能导致病毒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