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成员

科室宣教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室导航 > 科室宣教
  • 感染性心内膜炎

  • 来源:昆明市官渡区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4/08/30   点击:5823次

感染性心内膜炎(IE)是指病原微生物感染心内膜、心脏瓣膜或者血管内膜所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发病率为 3~10/10 万,其特征性病变为形成含有血小板、纤维蛋白及丰富的微生物和炎性细胞、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赘生物,并附着于病变累及部位。

   赘生物一旦脱落,将引起重要器官栓塞或炎症蔓延而危及生命,病死率为16%~25%,合并心力衰竭、脓肿形成、栓塞或细菌性动脉瘤破裂者早期病死率为 40%~75%,晚期为 20%~25%。

IE最常累及自身或人工瓣膜,也可累及其他部位的心内膜、大血管内膜、心内或血管内植入物(如补片、人工管道等)表面,是先天性心脏病和瓣膜病等器质性心脏病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心脏外科手术如瓣膜置换术后、心内缺损补片术后的严重并发症。

IE可发生在任何年龄,随着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机会增多及手术年龄低龄化,心导管检查和介入治疗的进展,静脉插管的应用增多,儿童乃至小婴儿及新生儿患者 的发病数有增加的趋势。超声心动图能够准确探测赘生物、瓣膜形态和功能改变、脓肿形成及心脏血流动力学异常,有助于 IE 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评价。

经胸超声心动图能够准确观察赘生物及其引起的各种并发症,评估基础心脏病变、心脏大小及功能等情况,是诊断 IE 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赘生物:赘生物是诊断 IE 的特征性表现,二维超声心动图是观察赘生物的重要方法,可以观察赘生物的部位、大小、形态及运动情况。      

    赘生物通常表现为形态不规则的中等强度的团块状回声,也可表现为球状、息肉状、管状、叶状、长形等。赘生物大小不一、数目不等, 可黏附在瓣叶、腱索、房室心内膜面、大血管内膜面或者人工管道或补片部位,多发生于血流冲击或局部产生涡流的部位,如二尖瓣关闭 不全的心房面、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心室面及PDA的肺动脉内膜面等,可随血流漂动,附着在瓣膜上的赘生物可以随瓣膜运动,部分赘生物可通过细小的蒂与瓣叶相连,呈现较大的活动度,如附着在二尖瓣上的赘生物可于收缩期进入左心房,舒张期进入左心室,附着在主动脉瓣上的赘生物可在舒张期进入左心室流出道,收缩期进入主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