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成员

科室宣教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室导航 > 科室宣教
  • 为什么这些动作会加重散光?

  • 来源:昆明市官渡区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11/12   点击:338次

散光,通俗讲是角膜(黑眼球最外层)或晶状体(眼睛内部的“透镜”)不够“圆”,像鸡蛋或橄榄球,导致光线无法聚焦在一个点上,看东西出现重影、模糊。

四大不良习惯的详细解析与纠正

1. 频繁用力揉眼睛:最隐蔽的“角膜杀手”

· 机制:角膜非常柔软且有弹性。用力揉眼就像在揉一个充满水的气球,会瞬间使其变形。长期、频繁的揉搓,会导致角膜的弧度发生不可逆的改变,形成“不规则散光”,这种散光更难矫正。

· 深层原因:除了过敏,干眼症是更常见的原因。眼睛干涩发痒,会让人下意识去揉。

· 正确做法

根本解决:如果经常眼痒、干涩,应就医排查过敏性结膜炎干眼症,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即时缓解:使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滋润;用干净的冷毛巾或冰袋冷敷(收缩血管,止痒消肿)。

绝对要改掉:有意识地将“揉眼睛”这个动作,替换成“眨眼睛”或“滴眼药水”。

2. 趴着睡觉:长时间的眼球压迫

· 机制:趴睡时,整个头部的重量会压在眼球上,使角膜长时间处于被压迫的状态。对于眼球壁较软的青少年儿童来说,这种长期的物理压力更容易导致角膜形态改变,从而引发或加深散光。

· 正确做法

最佳睡姿:尽量采用仰卧

次选睡姿侧卧时,确保眼睛没有受到枕头或手臂的压迫。

午睡方案:办公室午休强烈建议使用U型枕,靠在椅背上睡,避免直接趴桌。

3. 经常眯眼睛:恶性循环的起点

· 机制

1. 原因:眯眼是视力下降(如近视、散光)的结果。因为看不清,所以通过眯眼拉紧眼皮,形成一个“小孔成像”效应,暂时提高清晰度。

2. 后果:眯眼时,眼皮(尤其是上眼睑)会对角膜施加横向的压力,长期如此,就像用手一直捏着气球一样,会改变角膜的弧度,从而加重散光,形成“越看不清越眯眼,越眯眼散光越重”的恶性循环。

· 正确做法

信号警示:一旦发现自己或孩子经常眯眼,应立即进行全面的医学验光

科学矫正:配戴合适的眼镜隐形眼镜,确保视物清晰,从根本上消除眯眼的需求。

主动意识:有意识地睁大眼睛看东西,改掉这个坏习惯。

4. 黑暗中玩手机/看书:视疲劳与眼压的双重打击

· 机制

1. 瞳孔与调节:在昏暗光线下,瞳孔会放大以接收更多光线,但同时为了看清近物(如手机屏幕),晶状体又需要调节变凸。这种矛盾的生理状态会加剧视疲劳

2. 不当角度:黑暗中看手机,人往往会采取不舒服的姿势,导致双眼聚焦困难,增加眼睛负担。

3. 眼压风险:在暗环境中,瞳孔散大,可能会使眼前房角变窄,影响房水循环,短期内会升高眼压。长期如此,不仅加重散光,确实是诱发青光眼的高危因素之一。

· 正确做法

开启环境光:确保房间有柔和、均匀的背景光源,减少屏幕与环境的亮度差。

选择暖光源:夜间阅读灯优先选择色温较低的暖黄色光,对眼睛刺激更小。

遵守“20-20-20”法则:每看屏幕20分钟,就抬头看20英尺(约6米)以外的物体至少20秒,让眼睛得到放松。

总结与核心建议

1. 散光可防可控:虽然部分散光来自先天,但后天的用眼习惯至关重要。

2. 警惕物理压迫:避免任何可能长期压迫眼球的动作(揉、压)。

3. 及时矫正视力:看不清时不要硬撑,眯眼是“饮鸩止渴”,科学配镜才是正道。

4. 保证良好光环境:光线是眼睛舒适工作的基础,切勿在黑暗中用眼。

5. 养成好的用眼习惯,不仅是对散光的预防,也是对整体眼健康(预防近视、干眼、青光眼等)的长期投资。